登場作品:迪士尼《幻想曲》、《金色琴弦》、《聖母在上》等…

上回在下介紹莫札特的《聖體頌》時,有提到了《聖母頌》,由於這首小品聖樂,也是電影、廣告乃至於流行樂壇和卡漫遊戲的常客,因此在下就在這回的專欄裡,向各位簡單介紹一下吧。

《聖母頌》(Ave Maria)又稱《聖母經》或《天使問候經》,出自聖經裡大天使加百列(Gabriel)向瑪莉亞宣告懷胎的禱文,是一篇幾乎每個天主教徒都能朗朗上口的短篇經文。

《聖母頌》(多語言對照)

《聖母頌》譯解

就像《安魂曲》(Requiem)是使用同名的經文作為歌詞所寫的宗教音樂一樣,《聖母頌》也是用同名的經文作為歌詞所譜的小型聖樂。雖然因為音樂技法的關係,讓每位音樂家所譜的《聖母頌》擁有各種不同的風格和姿態,不過歸根究底,它們的歌詞都是出自相同的那篇經文。

總而言之,只要合乎上面的準則,任何音樂家都可以譜寫《安魂曲》和《聖母頌》,然而好不好聽就要看作者的功力了。《安魂曲》中最有名的是莫札特、威爾第和布拉姆斯所譜的作品,號稱『音樂史上三大安魂曲』。而眾多作曲家所譜的《聖母頌》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莫過於舒伯特跟古諾的作品了。

===================================

舒伯特《聖母頌》(D-839)

『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這首《聖母頌》作於1825年,作者當時28歲。當年演出時,是由他的好友,名歌唱家Johann Michael Voge演唱,並由作者本人親自為這曲伴奏。

本作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成名曲之一,迪士尼經典動畫《幻想曲》的主題配樂,也是《金色琴弦》最終話,女主角日野香穗子所拉的曲子,據說還是韓國偶像劇《天國的階梯》裡,從頭至尾伴隨著主人翁車誠俊的主題曲。

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原詩是蘇格蘭大文豪華特‧史考特(Walter Scott)的著名長詩《湖上美人》(Lady Of The Lake)中的一段,內容是在戰火瀰漫的黃昏,士官羅德利在野外散步,無意聽到了動人的歌聲,原來是達格拉斯的公主愛蓮(Ellen),和著老臣貝恩的豎琴,在向聖母禱告的聲音。

這是首少女為了代父贖罪,向瑪利亞祈禱的歌曲,舒伯特將這首歌稱為《愛蓮的第三首歌》(德:Ellens dritter Gesang;英:Ellen's third song)。

第一節的歌詞語譯如下:「仁慈的聖母瑪莉亞啊,請妳伸展仁慈的聖手,撫慰我心中的悲苦。請妳那溫暖的慈光永照我身上,將我前途照亮。如果沒有妳慈祥的光芒,我心就會悲愴痛苦。啊!我偉大慈愛的聖母啊,請妳傾聽我虔誠的呼喚。」

對於這首名曲,作者本人是這麼說的:「人們對於我在這首曲子~Ave Maria祈願之歌中所表現的虔誠之念,非常驚奇,這實在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人們的注意,其理由在於何處?據我想來,大概是因為我在感情中,全心傾瀉了真實的虔誠吧。」

事實上,這部作品原本只是歌曲,而不是聖樂。但因為原詩中有部分內容,與《聖母頌》的拉丁經文頗為神似,再加上虔誠的曲調中,充滿聖潔祥和的氣息,於是當時許多人認為這首深受歡迎的曲子,是針對《聖母頌》的禱文所寫的。

爾後不知何時,有某人用這首曲子的音樂填上了《聖母頌》的經文,並將它廣為流傳。久而久之《愛蓮的第三首歌》和《聖母頌》就在人們的穿鑿附會下被合而為一,成為今日廣為流傳的曠世名曲~舒伯特的《聖母頌》了。(文/幽影)

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生前演唱舒伯特的《聖母頌》時所用的歌詞如下:

Ave Maria(萬福瑪利亞)

Gratia plena(妳充滿聖寵)

Maria,gratia plena(瑪利亞,妳充滿聖寵)

Maria,gratia plena(瑪利亞,妳充滿聖寵)

Ave,ave dominus

Dominus tecum(主與妳同在)

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妳在婦女中受讚頌)

Et benedictus(也受祝福的)

Et benedictus fructus ventris(胎中也受祝福的果實)

Ventris tuae,Jesus.(妳的親生子耶穌同受讚頌)

Ave Maria(萬福瑪利亞)

Ave Maria(萬福瑪利亞)

Mater Dei(神的母親)

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

Ora pro nobis

Ora,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 mortis(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Ave Maria(萬福瑪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