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和哲學不同,就是前者可以讓我們走進
一個人的內心,跟他/她進行一次倫理思考,
有脈絡、有人物,有感情。哲學,不可免的要
客觀,要跳出自己,跳出社群,跳出歷史。
。因為原諒的另一面就是自由。
我曾經以為原諒就是要接納冒犯自己的人,
藉此寬恕對方的行為。我不明白原諒真正的目的,
其實是不要讓對方的一舉一動再度影響我如今的生活。
人的記憶是一個重新建構的歷程
它不是純粹記憶當時發生的事情
而是經過認知的解釋,剪輯之後
才收存起來的。
假如我可以拿一小時的時間來解決
一個攸關性命的問題,我會把前面的
五十五分鐘用來決定應該怎麼問問題,
因為一旦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問題,
就可以在五分鐘之內解決問題。
20歲的臉是上天賜予的
30歲的臉是生活雕刻的
50歲的臉會透出自己的價值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很累,請不要難過,
那是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
如果有一天你覺的太過安穩、順水順風,
那可能意味著你正在走下坡路。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首先告訴孩子,
有些東西你確實夠不著。
你必須加倍努力,
你必須經歷別人看不到的苦和累,
才能一步步靠近它。
要改善對話的最佳方式,
可能就是要認識對方整個人,
而不是僅知道對方的意見